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思想 -> 智库实践
连答案都抄错行的考试当休矣
2018-11-20 08:58:01   
2018-11-20 08:58:01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近日,有朋友参与了某单位组织的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阅卷工作,结果令他啼笑皆非。

  比如,同一个部门、同一家单位的试卷,往往答案完全一样。要么大家都是标准答案,一字不差;要么连错别字都一样。最可笑的,竟然有好几份试卷,答题者张冠李戴,把答案抄错了行……

  组织一场考试程序复杂,聘请专家出题、一遍遍审阅题目、组织员工答卷、聘请专家阅卷、登分、统计成绩……一系列工作非常耗费人力、财力、时间。如此大费周章,结果却是连答案都抄错了行,这样的考试、测评,劳民伤财。

  这些年,各地都特别重视干部职工的学习,通过不断学习,提高单位员工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水平,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。通过组织考试、测评、竞赛等活动,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大家学习的作用,另一方面,也有助于检验学习效果。

  毫无疑问,组织员工考试的这种学习方式没有错。之所以出现“连错别字也抄上”“答案抄错行”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,是因为考试本身变了味,沦为了形式主义的工具。比如,在一些单位和部门,学没学到理论政策和专业知识不重要,只要为职工购买了书籍、办几期学习班,就算单位“重视学习”了;真学假学不重要,只要学习笔记抄够了规定的字数,就算“加强学习”了;考试结果更不重要,只要有个满意的“分数”,关于某个主题的学习就“告一段落”了……

  形式主义地对待学习、形式主义地参与考试,这样的学习和考试,除了助长形式主义、引起干部职工的反感,还能起到什么作用?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充分认识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,摸清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区、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。”

  形式主义表现多样,成因复杂。对基层单位来说,往往是一些干部一边抱怨形式主义,一边身不由己地应付。我们应该反思,是考试的内容脱离实际、不符合客观规律?还是单位组织相关考试时没有掌握好工作节奏?或是在执行过程中被某些人变了味?面对形式主义的考试,不能一味只说是态度不端正,一棍子打死容易,卸责甩锅方便,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这需要各方一起反思,从努力改进学风做起,才能不让考试变成打乱基层工作节奏、应付上级任务的形式主义。(玉 弛)

【编辑】:李静1
【责任编辑】:李静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